前言

为提升儿童健康水平,促进儿童早期发展,加强婴幼儿养育照护指导,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近日印发《3岁以下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指南(试行)》,指南结合我国实际,从生长发育监测、营养与喂养、交流与玩耍、生活照护、伤害预防、常见健康问题的防控及照护等6个方面,着力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,要求儿童保健人员为婴幼儿养育人提供咨询指导,提高养育人养育照护技能,促进儿童早期在生理、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得到全面发展。

辅食添加

①添加时间。婴儿6个月起应添加辅食,在合理添加辅食基础上,可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及以上。早产儿在校正胎龄4~6月时应添加辅食。
②添加原则。每次只添加一种新的食物,由少量到多量、由一种到多种,引导婴儿逐步适应。从一种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,逐渐增加食物种类,逐渐过渡到半固体或固体食物。每引入一种新的食物,适应2~3天后再添加新的食物。
③辅食种类。制作辅食的食物包括谷薯类、豆类及坚果类、动物性食物(鱼、禽、肉及内脏)、蛋、含维生素A丰富的蔬果、其他蔬果、奶类及奶制品等7类。添加辅食种类每日不少于4种,并且至少应包括一种动物性食物、一种蔬菜和一种谷薯类食物。6~12月龄阶段的辅食添加对婴儿生长发育尤为重要,要特别注意添加的频次和种类。婴幼儿辅食添加频次、种类不足,将明显影响生长发育,导致贫血、低体重、生长迟缓、智力发育落后等健康问题。6~9月龄婴儿,每天需要添加辅食1~2次。9~12月龄婴儿,每天添加辅食增为2~3次。
④合理制作。婴幼儿辅食应单独制作,选用新鲜、优质、无污染的食材和清洁的水制作。烹调宜用蒸、煮、炖、煨等方式,食材要完全去除硬皮、骨、刺、核等,豆类或坚果要充分磨碎。1岁以内婴儿辅食应保持原味,不加盐、糖和调味品,1岁以后辅食要少盐、少糖。鼓励幼儿尝试多样化食物,避免食用经过腌制、卤制、烧烤的食物,以及重油、甜腻、辛辣刺激的重口味食物。

辅食添加要点

月龄 频次(每天) 母乳之外食物/每餐平均进食量 食物质地(稠度/浓度)
6个月之后(6月龄)开始添加辅食 继续母乳喂养 + 从1次开始添加泥糊状食物逐渐推进到2次 从尝一尝开始逐渐增加到2~3小勺 稠粥/肉泥/菜泥 粘稠度
6~9月龄 继续母乳喂养 + 逐渐推进(半)固体食物摄入到1~2次 每餐2~3勺逐渐增加到1/2碗(250ml的碗) 稠粥/糊糊/捣烂/煮烂的家庭食物 粘稠度
9~12月龄 逐渐推进(半)固体食物摄入到2~3次 + 继续母乳喂养 1/2碗(250ml的碗) 细细切碎的家庭食物/手指食物/条状食物
12~24月龄 3次家庭食物进餐 + 2次加餐 + 继续母乳喂养 3/4碗到1整碗(250ml的碗) 软烂的家庭食物

说明

辅食主要包括以下7类:

  • 1.谷薯/主食类(稠粥、软饭、面条、土豆等)

  • 2.动物性食物(鱼、禽、肉及内脏)

  • 3.蛋类

  • 4.奶类和奶制品(以动物乳、酸奶、奶为主要原料的食物等)

  • 5.豆类和坚果制品(豆浆、豆腐、芝麻酱、花生酱等)

  • 6.富含维生素A的蔬菜和水果(南瓜、红心红薯、芒果等)

  • 7.其他蔬菜和水果(白菜、西蓝花、苹果、梨等)

  • *添加辅食种类每日不少于4种,并且至少应包括一种动物性食物、一种蔬菜和一种谷薯类食物